随着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不断突显,农村污水逐渐成为治理重点。由于农村污水具有水质水量不稳定、收集困难等特点,处理工艺选择需要因地制宜,在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上也不同于城市固有模式。这对那些意图进入农村水处理市场的企业而言,也面临着一定困难。
农村污水治理需求有多大?
服务人口 投资需求 5亿乡村人口×5000元/人=2.5万亿元
5亿乡村人口 运行成本 5亿乡村人口×60元/人/年=300亿元/年
大市场下有隐忧
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如何?城市、县城、建制镇、村庄的污水处理率分别为87%、75%、28%、8%,污水处理率差异巨大。自2008年以来,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率增长较快,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而相比来说,村庄的污水处理率增长缓慢,平均每年为1%,仍然处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初级阶段。
没钱万万不能
近年来从中央投入来看,环保口对农村污水治理的投入占比最大,但是总量有限。2009年~2012年,环境保护部投入200亿元用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带动地方政府及社会投入160亿元。
“十二五”提出,到2015年,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30%,重点镇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30%。目前据不完全统计,重点镇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还不到20%。
国标未定,地标先行
我国现阶段对城镇污水排放标准比较健全,但农村污水排放标准欠缺。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规模、技术及运行管理方面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急需制定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
除此之外,还应明确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标准。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工艺繁多,但是缺乏规范,质量难保。
单一技术路线不适用
我国村镇污水类型复杂,排放浓度和规模的区域差异大。农村用水标准和人均排放量低于大城市,而且农村人均污水排放量低于小城镇。不同地区农村污水的特殊性导致在技术选择上方法不一。
本文节选自《中国环境报》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