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河湖治理设备网

欧保环境 河湖治理设备供应商

02158129802

太阳能曝气机、农村污水处理
联系欧保环境
全国咨询热线:021-5812-9802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路1100号保康大厦11层

电话:021-58129802

邮箱:obaotech@163.com

    [2017年01月09日10:47] 一河一策精准对症 浙江五水共治向纵深挺进
    2017年是浙江开展“五水共治”的第四年。近年来,全省6.1万名河长搭建起五级联动的“河长制”体系,谱写一部现代版“大禹治水”壮歌。截至2016年11月底,全省221个省控断面水质Ⅲ类以上逾七成;全省境内垃圾河、黑臭河已经基本消除。
    [2017年01月09日10:28] 工业重镇诸暨铁腕治污 全境河流水质告别劣Ⅴ类
    近年来,污染问题备受关注,不少人在谈“霾”色变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水的安全,垃圾河、臭河成了各地整治的重点。新年伊始,浙江诸暨就传来喜讯:据最新监测结果,诸暨市内39条河流、49个重点整治河段,已连续15个月保持Ⅴ类及以上水质,其中Ⅲ类及以上水质河段占比高达90%。
    [2017年01月06日09:26] 广州市政协委员:莫把河长制当“冠名制”
    河长制,就是要让官员多一份担当。制度的设计要明确“河长”的职责、量化“河长”的任务,为“河长”们量身定做一个奖惩机制并纳入政绩考核。实践证明,如果“河长”的责任不与乌纱帽挂钩,河长制就缺乏执行力。
    [2017年01月06日09:02] 南宁加强内河整治争取2017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
    对于水环境的治理,南宁不懈努力,力争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主要湖库生态环境稳中趋好,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
    [2017年01月05日10:34] 109条黑臭河道如何整治?南京出台攻坚方案
    南京市召开全市冬春水务建设推进会,会上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2017年全市建成区黑臭河道整治攻坚方案》,全面打响南京市黑臭河道整治攻坚战。2017年是南京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决战之年,按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个高水平建成、六个显着提高”的部署要求,重点整治109条黑臭河道,确保全面完成黑臭河道整治任务。
    [2017年01月05日10:00] 美媒关注水资源匮乏 新加坡如何实现水自给自足
    新加坡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似乎不太可能成为典范。这个岛国没有天然水资源可言,半个世纪前刚刚独立,那时候还在应对露天的污水、炎热季节里干旱的水龙头以及如何配给干净的饮用水。而如今,在饮用水安全成为日益紧迫的全球性问题之际,新加坡却走向了一条供水自给自足之路。
    [2017年01月04日10:03] 解读习主席新年贺词:河长制是大环保理念推行的有效实践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回顾2016年取得成就的回顾时,在生态环保领域首先提到了“每条河流都要有‘河长’了”。这再次将“河长制”带入公众视野。
    [2017年01月04日09:12] 上海全面推行河长制 主官负责数据说话
    上海市立下军令状,到2017年底,将实现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水域面积只增不减、水质有效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并为2020年全市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打好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推进河道长效治理,上海市将全面推行河长制。市领导担任全市的总河长,区主要领导担任辖区市管河道的河长,区其他领导担任区管河道的河长,街镇领导担任镇村级河道的河长。
    [2017年01月03日09:13] 成都治水 党政主要领导当“河长”
    成都提出在2017年年底,全市河长制管理工作实现全覆盖,要提前一年完成国家目标任务。此外,成都还在河长体系建设上更加入微,把社区、村纳入管理体系。河长制管理工作考核结果将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有关成员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重要内容。
    [2017年01月03日09:00] 深圳绘制“十三五”治水蓝图 多措齐施助力水生态
    近年来,深圳突出问题导向,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治水提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提升深圳河流环境质量,深圳市近日又发布《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紧紧围绕“四个全面”对全市水务工作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九项重点任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深圳的期待,保障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2016年12月30日10:32] 金泽水库正式通水切换 将为沪西南670万人供水
    金泽水库原水工程正式通水切换,金山、闵行、奉贤的居民将率先喝上金泽水库的水。而随着工程的逐步切换,松江、青浦的居民有望在2017年春节前喝上金泽水库的水。
    [2016年12月30日10:15] 标本兼治换来水清岸绿
    为破解水环境问题,2008年以来,天津市已累计投资400亿元,连续开展了4轮水环境综合治理,城乡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天津市水务局局长景悦说,在前两轮重点实施水环境专项治理工程、清水工程的基础上,天津市在2013年至2016年实施了清水河道行动,坚持控源、截污、治污、修河、调水、开源多措并举,重点治理工业污染源、贮存工业废水的渗坑、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等。
    [2016年12月29日09:37] PPP项目落地率近四成 黑臭水体治理再提速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普遍面临大气污染防治、水生态治理、土壤修复领域的攻坚战,广阔的市场需求催热PPP模式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来自日前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仅在黑臭水体治理领域,未来5年将产生万亿级投资市场空间。
    [2016年12月29日08:43] 茶山坚决治理水污染 改善群众“新”生活
    今后五年东莞市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环境质量根本性改善,努力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在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上,东莞市将全面实施“河长制”,深入推进重点流域、内河涌污染整治和生态修复,消除河道黑臭现象。
    [2016年12月28日09:31] 构建区域流域结合新模式 江西“河长”补齐治水短板
    早在2015年,江西开始实行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河长制”,设立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五级河长。由省委书记担任省级总河长,省长担任省级副总河长,其他省领导分别担任赣江、抚河、修河、鄱阳湖、长江江西段省级河长。
    [2016年12月28日09:29] 探索近十年 河长制如何带来治水新局?
    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在部分省区市近十年实践基础上,“河长制”将在全国推行。目前已至少有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8省市在全境推行“河长制”,至少16个省区市部分实行“河长制”。
    [2016年12月27日10:36] “一河一策”应如何精准实施?
    2013年,河长制在安徽省合肥市及所辖县(区)全面推开,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河长形成大小河湖管理全覆盖,并探究了“一河一策”做法。4年来,河流环境不断改善,2015年主要湖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何、丰乐河、柘皋河等水质保持Ⅲ类,巢湖流域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践再次表明,河长制全面推行,增强了地方党政治水履责的自我约束,是流域环境治理和群众参与治水的新路径。
    [2016年12月27日10:34] 北京425条河全部有“主”
    河长制实施以来,水环境污染问题率较去年同期减少60%,河湖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河岸管好了,向河里偷倒垃圾、私排污水的现象也明显减少了。
    [2016年12月26日10:26] 浙江嘉兴河长制走向全国 全民参与成治水典范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在党政领导领衔的“包河治水”,全省率先构建起一人牵头抓总的河长制治水体系,破解了过去“谁都管又谁都管不了”的“九龙治水”困局。因此,据目前相关数据统计,嘉兴全市73个市控以上断面中,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比重由2012年的80.6%下降到了6.9%。
    [2016年12月26日09:19] 长宁为居民打造优美宜人的水环境
    2016年,长宁实施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专项整治工程一期,包括新渔浦、纵泾港、北夏家浜、联泾港、午潮港、水城路周家浜、野奴泾等河道在内的6100米河道内,共种植水生植物约21000平方米,通过生态型河道建设,以修复受损河道为目的,通过水生植物的种植、生态湿地、曝气复氧设备的放置等生态工程的技术手段,对河道水质进行生态整治,从而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打造安全稳定性高,生物多样性好,河道功能健全的自然型河道。
    [2016年12月24日10:10] 福建省政协致力构建省会海绵城市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福建省委副主委骆沙鸣表示,应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新思路,全面推行严格水资源制度考核。多建设雨洪调节池或人工湿地、植物浅沟等,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再处理压力和污泥二次污染的风险。
    [2016年12月24日09:14] 河南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方案
    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河南水资源紧张,水污染源多、面广、量大,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首先要坚持科学治理。防治水污染,抓好污水的减量排放、截污纳管、处理达标;加大水流量,通过水的循环利用实现节水与自净双重功效;保护水生态,不断提高全省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水的比例。
    [2016年12月23日09:57] 55个湖库重建生态系统水质改善
    今年,重庆市已消除了55个湖库的黑臭现象;彩云湖、沙坪公园、华岩水库、八一水库、回龙桥水库、碧津湖、民主湖等19个湖库的水质得到提升,36个湖库的管理措施得到完善。
    [2016年12月23日09:37] 浙江全面推行河长制 五级河长共保一方清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浙江被污染的河流越来越多。为恢复秀美山水,2013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现在,浙江有省级河长6名、市级河长199名、县级河长2688名、乡镇级河长16417名、村级河长42120名,形成五级联动的河长制体系。
    [2016年12月22日10:15] 2017年底前海南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省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健全长效机制,海南省水务厅成立河湖管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抓紧编制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形式、监督考核、保障措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阶段性目标。
    [2016年12月22日09:04] 河长制欲破解中国水污染治理困局
    今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党委或政府的“一把手”将有一个新头衔——“总河长”。而且从省到县,都将建立“河长”制度。
    [2016年12月21日10:15] 长春市城市水体治理成效显著
    长春市高度重视,本着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的原则,从伊通河等重点部位治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截污和管网改造、黑臭水体治理和水域周边生态建设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展水体治理工作。经过对石头口门和新立城水库进行水源地水质监测,以及每月对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等9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进行监测,长春市市内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主要河流水质呈逐年改善的势头,水体治理成效显著。
    [2016年12月21日08:46] 杭州近期将安排海绵城市重点建设项目751个
    从去年开始,杭州市对白沙泉进行了全面整治,老旧的城中村已经转变为了一个崭新的并购金融街区。而白沙泉的蜕变不只在于地面上的建筑,同时也在地下。昨天,从杭州市建委(市海绵办)了解到,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项目之一,白沙泉雨水收集与综合利用系统将在今年年底正式建成。
    [2016年12月20日10:15] 汇聚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强大合力
    今年以来,河北省创新体制机制,经过积极探索实践,提炼出“确权定价、控管结合、内节外引、综合治理”模式,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根据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我省试点区浅层地下水埋深下降速率有所减缓,60%面积的深层地下水埋深呈现回升态势。
    [2016年12月20日09:47] 明年底惠州全市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污水通过管网统一收集后,再经过微型人工湿地处理,变成清水后排放。这正是惠州市推进 “美丽乡村·清水治污”行动的成效。2015年,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将《关于推进清水治污建设美丽乡村的议案》作为当年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目前,全市已建成类似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60座。
    [2016年12月19日10:53] 江门水务“十三五”规划 五年投30亿整治黑臭水体
    “十三五”期间,江门市水务建设任务重,投资规模大,估算总投资143.92亿元,其中:防洪减灾工程34.05亿元、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77.29亿元(包括黑臭水体整治30亿元,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6.56亿元,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0.04亿元)、水资源保障工程12.93亿元、农村水利工程17.49亿元(包括水库移民项目3.71亿元)、水利行业能力建设2.16亿元。从五大体系投资分布可以看出,我市“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水务投资重点已经从“十二五”防洪减灾工程转向了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2016年12月19日10:36] 践行绿色发展 聚力水环境综合治理
    《成都市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市规划实施23条河流综合整治,新建50个湖泊湿地,实施57个滨水城镇景观改造提升、156条山洪沟防洪治理,推进全市8个水厂、38个污水处理厂、22个再生水厂的新(改、扩)建及管网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2016年12月17日09:40] 北京河长377位 “河长”都由谁来当 怎么当?
    “河长制”应运而生,由属地政府的党政“一把手”担任河长,就能发挥协调属地水务、环保、城管各个部门,理顺管理,建立水环境属地化管理制度。
    [2016年12月17日08:53] 南水北调效益彰显 江苏工程沿线水环境改善
    两年来,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仅江苏就有4500万亩农田从中受益,工程沿线的城乡水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2016年12月16日09:35] 重大专项助力辽河流域水环境改善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辽河流域水污染加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辽河已经被严重污染,被列入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经过国家和地方的集中投入和不懈努力,辽河终于于2013年初摘掉了“重度污染流域”的帽子。其中,“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辽河流域治理过程中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的实施与流域环境治理等重大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12月16日09:32] 四部门通报全国黑臭水体整治 15.8%完成整治工程
    截至目前,全国城市黑臭水体公众监督平台共接到群众举报信息2997条,2904条已受理,其中有效举报信息1449条,涉及黑臭水体330个。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通过卫星遥感抽查监测了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在内的37个城市的黑臭水体情况,新发现疑似黑臭水体327个。
    [2016年12月15日10:08] 全面践行河长制 不断推动扬州水生态文明再上新高度
    扬州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交汇处,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也是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境内河湖众多,水系发达。2010年扬州市在市区开始推行重点河道“河长制”管理,2013年结合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治城先治水”的发展理念引领下,以“河长制”为抓手,通过体系建设、落实经费、河道整治、长效管理、督查考核、法治保障等措施,实现对河道的全面长效管理和保护,努力构建“互联互通、引排顺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的河网水系,不断推动水生态文明再上新高度。
    [2016年12月15日09:00] 北京丰台明年11条黑臭水体还清
    明年,丰台区将全面消除区域内11条黑臭水体,完成16条中小河道防洪治理,继续推进河西再生水厂建设,加强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户的监管,全力加强区域水环境治理,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河湖。
    [2016年12月14日09:46] 近五成排查确认黑臭水体已进行整治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四部门通报了全国黑臭水体整治情况。近五成已排查确认的黑臭水体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整治工程,接下来,四部门将继续加强监督考核,要求各地逐一进行销号。
    [2016年12月14日09:42] 河北进入南水新时代 带来生活大变化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河北省受水区不断强化节水意识,有关部门和沿线地方政府在节约用水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关部门制定了“三条红线”、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等一系列严格的制度和措施,沿线各地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着力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全民节水的良好氛围。
    [2016年12月13日10:07] 确保江河湖泊水质优良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作为唯一受纳水体的湟水河污染物排放量、种类逐年增加,径流量逐年减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大于河流环境容量,已影响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湟水河系统性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改善湟水河水质,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强烈企盼的大事要事。
    [2016年12月13日08:48] 二〇一八年底前将全面建立河长制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行河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抓紧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安排,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
记录总数:2215 | 页数:53  <...16171819202122232425...>